走近临终关怀 让人接受死亡并不容易,需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编者按: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79岁台湾作家琼瑶近日写给孩子的一封公开信中她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拒绝没有价值的急救,拒绝没有生命质量的苟活。
“善始善终”这一传统观念出自《庄子·大宗师》。然而,从当前社会来看,大多人做到了“善始”,却很少有人实现“善终”。
上世纪80年代,“临终关怀”的理念被引入到中国,随后,临终关怀科出现在部分医疗机构。这使得那些在现有医疗条件下无法被治愈的患者,可以在此缓解疼痛、安然离世。
澎湃新闻记者历时一周,走进临终关怀病房里的三类人群,他们中有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教会他们直面生死的医务人员,也有携手医生共同帮助患者的志愿者,亦有曾在此送别亲属生命最后时刻的患者家属。通过报道,希望有更多的社会人士解这项与生命有关的工作,教会更多人坦然地面对死亡。

这是一个让即将离世的人接受死亡、坦然告别的地方。
这里有26张床位,放着佛经、圣经与诗词。
这里的大部分患者经医学评估,生存期小于两个月,2-5天就有人“离开”。医生与护士的职责除了照顾,更多的是聊天与陪伴。
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这样一个“临终关怀科”已存在了22年,面向全市接收晚期癌症患者,24小时服务。
“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离开,病人没有痛苦、没有遗憾,是我们得到的最大的安慰。”从业7年的临终关怀科护士张敏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但那么多年来,“临终关怀”仍不为人知或为人误解:有人觉得把亲人送到这里,就意味着放弃治疗;还有很多人到了医院,也不知道这里还有这样一个科室,开展这项与生命有关的服务。

<img src="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6/6f/6fd69224a3dd6854923d6ebec64cf550.jpg?imageView

Bookmark the permalink.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