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抽庙解说词

                2010-3-31             

   东岳庙解说词

   

  东岳庙位于蒲县城东五华里的柏山顶上,柏山古称翠屏山又名东神山,处在吕梁山系东南部,海拔1140米,柏山南有南川河北有昕水河,因生长着漫山遍野的松柏而得名。柏山风景古蒲一绝但其声誉之能以久远犹以恃于山巅之古迹【东岳庙】。它是继山东省泰安庙、北京市东岳庙之后全国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东岳庙之一。据清乾隆十八年蒲县志所载判断东岳庙创建于唐贞观年之前距今有1360多年,庙宇规模宏厂,布局完整,有山门、凌霄殿、乐楼议事厅、献亭、东岳行宫大殿、后土祠、圣母祠、清虚宫、地藏祠、以及地域、角楼、环周楼廊等六十余座建筑,它集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建筑之大成形成了其特有的建筑特色与风格同时完好的保存有金、元、明、清以来的雕刻、铸塑、彩绘、墨迹、题记等文物艺术珍品并在当地还有“一灵、二奇、三宝、四绝”的说法。一灵说的是;在这里许愿求神最有灵验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来着如云人潮人海,颇是壮观。二奇;千年古楸与柏树。三宝;八仙庆寿、晴雨碑、金代石雕。四绝;环形院落、高空游廊、双层结构、品字戏台。并于2001年6月25日东岳庙被国务院办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了我们来到东岳庙所在地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这座影壁就是东岳庙的接引处,正中镶嵌的“蒲山胜景”四个琉璃大字字体遒劲有力,为原籍我县著名书法家“段云”所书,衬托出东岳庙的质朴和他对故乡的无限热爱。影壁顶上有题字中间是“万山俱宫”左为“云蒸”右为“霞蔚”。好了大家由此北上,沿着长虹磴道就能看到两座祠堂分别是“将军祠”和“土地祠”,左边是“将军祠”右边是“土地祠”门上左右对联“洪范数居五,诸侯保列三”。【易经】中有【洪范】篇讲金、木、水、火、土、土居第五【孟子】中有【尽心】篇讲诸侯经营国家其宝不外乎三土地、人民、政事,此句当中的土地位居第三之中的第一。当年晋文公逃难途中饥饿难忍问当地人要吃的结果给了一块土块随从解释说吉兆啊你将拥有土地呀。土地与国家的关系我们不言自明。

  左边是将军祠,门上写着“策马能殿后,持杵敢当先”。将军祠内塑有一位威武彪悍的五道将军和一匹矫健战马,仿佛一听召唤就能奋不顾身绝尘而去,陪同东岳大帝到处巡游开道殿后无所不能。五道将军也是阴间大神掌管人间生死荣禄地位比判官还要高,在【醒世恒言】中的【闹樊多情周盛仙】就是一位济贫扶弱有正义感、同情心的冥神。

  这座高厅俗名“御马厅也叫连云厅”他是给东岳大帝送信的信使住的地方厅内有信使二人骏马两匹,厅前有楹联说:“朝山欲礼黄金像,过厅先观碧玉骢”。意思是说来到东岳庙朝拜东岳大帝时先得经过此厅,看着东岳大帝的清绿色骏马就知道他的威严了,当然“骢”在字典里是指毛色清白相间的马但在这里专指骏马。好了大家经过土地祠、将军祠、御马厅、连云厅便可望见山门。.

  山门是东岳庙第一道大门,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现存建筑为1981年重建,双层建筑砖石结构,门洞为砖拱,宽2.63米,进深4.3米,在其上方为歇山顶式的天王楼,在其两边是钟楼和鼓楼。在门洞的台阶两侧有一对铁狮子,高一米八重一千四百余斤是清代嘉庆六年降周北关金火降张俊杰等人铸造的,铁狮有避邪作用成对的狮子为左雄右雌,其中雄狮爪下踩球象征统一环宇和法力无边,雌狮脚下踩着幼师象征着脉脉相传万事昌盛。好了穿过门洞,请大家抬头看这座悬空飞架的小木桥名叫登仙桥,它是凌霄殿通往天堂楼的唯一通道。凌霄殿的神龛塑像是黄滚夫妇,即黄飞虎的父母双亲。东岳大帝执管人间的生死轮回,凡是生前积德行善的人死后无需经地域就从这桥上升入天堂了。

  在凌霄殿的下面就是我们要参观的第二道大门天王殿。天王殿内塑的是四大天王他们都在东岳大帝手下为将,左侧增长天王魔礼青手持宝剑主管“风”广目天王魔力红手持琵琶主管“调”,右侧多闻天王手持雨伞主管“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手持长蛇主管“顺”。老百姓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穿过天王殿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门两侧悬挂的一幅对联,上联“伐吾山林吾无语,伤汝性命汝难逃”。提款“冀向魁、曹棂秀梦感,明国已卯知县石映棂沐手敬录。”意思是说“你伐我山上的树木我不理睬,但我要你的性命你却逃不了,这也是我们二奇之一为什么山上有那么多的古树原因。因这幅对联还有段脍秩人口的传说呢。民国四年就是1915年军阀混乱社会治安一片混乱,柏山周围一些不法群众纷纷上山肆意砍伐树木这让知县石英棂坐卧不安,抓吧?法不治众不管吧?柏山千百年来长成的树木即将毁于一旦,忽然专一天县衙来了两个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他们都说昨天晚上东岳大帝给他托梦了荆坡村的冀向奎说东岳大帝给他口授一上联:“伐吾山林吾无语”。天家庄的曹棂秀说东岳大帝给他口授一下联“伤汝性命汝难逃”前来禀报这下可高兴坏了知县石映棂立刻书写下来刻成木制的对联悬挂在庙内此大门两侧群众看后得知东岳大帝发怒了,就不在胡砍乱伐了。至今柏山上松柏茂密自生自长,也显示出了我们当地就有了环保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

  穿过大门我们回头再看看这座月楼建筑就是我们要参观的二奇之一“品字戏台”是为东岳大帝献戏的场所行宫院内共有三座分东西南排成品字形面向大殿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宽8.65米,近深3.9米,建筑面积33.74平方米,月楼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戏台,后部为化妆、休息处,南北山墙各设一门北通楼廊,南通南岳楼,南岳楼始建于明朝这座戏台硬山顶大木作不失斗拱,但雕梁画栋彩绘故事使戏台显得格外耀眼,前檐更柱,上挂木牌刻有对联“几声余音绕画梁凤鸣主管和松赖”“数回舞霸长袖杨华冻影荡芝林带柏香”。长联公整,在松涛声和新柏香中欣赏音乐歌舞心情能不好么?还有一副对联“青鸾舞翠鬟奇兜,耳内国,白鹤歌仙曲换同阳宪口中人,古乐今在田做”也是形容戏曲的优美和表演的绝妙,并四处题记十二处题记记载了当时有哪里人再此演出那几出戏,剧目有“雷峰塔、千里驹、破洪州、宇宙锋、闹花灯、打燕打朝午、美人图、富贵图、盗汗衫、等是我国古代戏曲史料宝库。

  大家可别小看了在这里演戏过去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有名气的戏班子都要争着演,都把在这里演出当做一种到处炫耀的资本,来报名的戏班子多了怎么办?那先得在东楼和西楼的两个小戏台上上演对台戏,由庙会的管事人员决定哪一方获得优胜才有资格上大戏台南岳楼进行演出,从此这一戏班子就会名气大增总是门庭若市好戏连台。

  好了大家领略了戏曲的风采后再来看一下三宝之一“透雕八仙”。大家抬头看在月楼通间雀替上有木雕,通体长6.1米,宽0.4米,厚0.15米整体采用镂空雕刻法,刀面整洁光滑,工艺玲珑剔透并且雕刻的错落有序,繁而不乱,自然流畅,实为木雕之珍品。大家请看打鱼的渔夫正在河边撒网,河里金色的鲤鱼游来游去,右为耕读农夫肩扛木梨,牵牛下地。少年书生手捧书本若有所思。特别是中间的“八仙庆寿”木雕,正中雕刻太上老君驾鹤仙游造型把老子的道家无为而至悠然自得的境界表现得惟妙惟肖,其侧左为“仙鹿口衔灵芝”奋蹄紧随,右为“侍童手捧仙桃,寓意福禄寿三星”,左右两侧分别排列着八仙,“张果老、汉钟离、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吕栋冰、足踏祥云,各成其样形象逼真。三幅画面外陪衬着奇花异草,天马祥云、鹿鸣鹤舞、鸟语花香图案,十分传神的向我们展示出安逸、舒适、人寿、年丰的田园生活情景。

  好了大家欣赏了木雕之精美后,在我们身后会发现一颗奇怪的树,那就是我们看到的“二奇之一的“千年古楸”楸为木王植于林,群木皆内供,据一位林木学家专门来此考察原来是唐朝栽植的算下来已有1360多年了,真可以称做千年古楸。他长的形体千姿,神态万状,大家仔细观察就会惊奇的发现十二属相的形象有如:神龙凌云、有如仙鼠出洞、有如骏马奔驰、有如蛇舞太空、有如猛虎长啸、有如兔卧檐宫、有如八戒吞果、有如悟空酩酊等,他们有的距于根、有的蛴于顶、有的付于身、有的憩而静止、有的伺而欲纵,真是各俱其行,大家看能不能找到你的属相。

  古楸后面的这座建筑为看亭,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当时楸树已长大成才,所以就保留下来就着树根盖起了亭子。看亭顾名思义是专供人们看戏而建的,能在这里看戏的还有谁?当然是一些达官贵人当地乡坤了,平民只能在这里站着看了,看亭还因为过去管事人员常在这里商议庙内的事情所以又被称为“议事亭”来到这里泡上一壶香茶几个人商量事情现在都是好地方。

  过了金水桥我们就来到“献亭”了它是给庙主神献祭品焚香行礼的亭子。此亭呈方形,单檐九级歇山式方,顶盖琉璃瓦,角筑拙石蟠龙,它的独特之处是四根石头的潘龙柱雕刻有不同的内容,三根柱子浮云缭绕,游龙盘旋神姿生动,自然一派生机。唯有西北角是孤龙潘柱。围绕这四根柱子便有了不同的传说。一种非说法是请到石匠师徒四人,由于工期紧张,约好背对背分别雕刻谁也不看好谁的,等到活干完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师傅一看傻了眼自叹不如,徒弟们青出于蓝精心设计用心雕琢,每条龙外都有流云衬托显得活灵活现动感自如,而师傅就不同啦;雕刻的孤龙盘旋自然是相形见拙,师傅羞愧难当只好不辞而别归隐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去了,这件事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师承是必要的但只有创新精神才会有新的成就”。另一种说法是“前面都有两条龙舞蹈着交缠着,在云气缭绕的天空共抱一柱,而后面的俩根柱子都是一条龙,西南角有云气,西北角没有云气,这就是后面的一条公龙和一条母龙生育下了四条小龙,他们两两盘旋做着游戏,至于后面的两条龙那条带云气的龙就一定是公龙了,两种说法各说各有理请大家裁决吧!!

  这四根柱子的龙爪都是五爪为明清时期的,但柱子下的柱拙却具有很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是我们所看到的三宝之二“覆盆柱拙”可是金朝的作品,四个柱拙都作“覆盆形”西南角的柱拙边缘上携刻有“蒲县西关施主杨喜,故父杨肇,早登到岸见存者,母刘氏,妻高氏,男杨昌昌,次男杨显增、杨永庆、增福延寿。泰和六年五月重五日工毕,本县郭下石匠李灵这一考证了东岳庙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二、覆盆上的龙雕艺术其行姿、其神态、其契工无一不妙,有一位石雕专家看了此处的雕龙后留恋欣赏赞叹不已说“在故宫也看不到这样好的雕陇”,三、柱拙上的龙与柱子上的龙因不同时期而担鱼鱼堑献亭的四根蟠龙石柱不是一个年代的,左边的两根为元代地震后重新补制的,从龙的嘴就可以辨别,早期的龙口是合的,晚期的则是张开的。

  过了献亭就到了行宫大殿,行宫大殿为东岳庙的主殿,面宽进深各五间四周石柱围廊,重檐歇山顶,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地震毁坏后,于元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重新竣工。檐下斗拱单翘单昂计心造,殿顶脊兽富丽,高大魁梧冠于全宫宫门额书“东岳天齐”笔势遒劲为全院书法之魁,殿内木制暖阁,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阁内塑有高大坐像,即东岳庙主神——东岳大帝。

  行宫大殿门口这两尊武士称为哼哈二将亦称龙虎将,从他们各自的嘴形就能辨别出他们的名字,他们是保护法宝宣布教化的保护神,正中房檐下就有鸟头人身的“雷震子”他是周文王甲第一百个儿子和武成王同在姜子牙帐下为将,他随终南道均匀中子阵艺七年因食两枚红杏成了现在的模样,打起仗来上下翻腾,威力无穷。

  这里自古以来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要想的福报,先去东岳庙活着不去东岳庙终身难得好福报,东岳庙还有一灵说的是“在这里许愿求神最有灵验因为东岳庙的神像塑制之精美与众不同,所谓独特灵验是大家看周围的牌匾锦旗香火就足可以说明了,相传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的寿诞之日,附近的、周邻的、外省的许多信士、善男信女们都要来此朝山进香许愿还原。数百年来从没间断近年来更是前伸后延长达半个月之久,现在的庙会即沿袭过去的一些传统(唱大戏)无数善男信女依然摩肩接踵前来拜神求愿,但当今世界对人们来说真正福气并不在乎你有多少钱,而在乎平安健康,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久视”道教有这样两句话“心无忧虑就是逍遥佛祖,身无病痛就是快活神仙”东岳庙能保佑你达到这种人生最高境界的神灵就是东岳大帝。只要在东岳大殿找到你的元神并施以功德,诚心祈拜,便能保佑你一年的平安健康所行大吉,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神就是六十甲子本命元神,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灵,这个神灵就是你自己你的太岁保护神,每天做一毛钱的功德,就能保佑你一生的平安幸福,事业发达、心想事成,所谓通神就是与你的本命元神相同,已达到天人合一人神的境界,大家可以拜拜!

  好了大家站在这台基上,就会发现行宫周围建筑与中轴台基之间有一圈宽敞地带,可环行宫大殿四周,尽览大院风光。院落规整有序,庙殿环绕于殿宫廷之间,前后左右相通,即为一体。这种风格即为东岳庙独具一格“环形院落”在全国寺院中甚属罕见。这就是我看到的四绝之二。

  东岳行宫有很多工艺珍品,如“献亭柱拙、月楼八仙、暖阁飞龙、晴雨碑、实在不胜枚举,无论石雕、木制、泥塑、铁柱、各有千秋其老的历史与精湛的艺术,都使游人叹为观止,最具重要价值的是行宫周围的七十多通石碑铭记。他对既往七百年来的地震灾荒戏曲源流等方面都有记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殿前玻璃罩内的这通石碑,是东岳庙目前最早的一块,它刻元至正二十一年,即公元1361年当地人俗称晴雨碑,是我们看到的最后三宝

  “晴雨碑”是东岳行宫最为独特的珍宝之一。其外表形状与普通石碑并无异,但却有提供晴雨预报的特殊功能天之降雨,碑面即呈现水珠,以示雨兆,,十分应验,准确无误,实为稀世奇珍。该碑石为天然自生并非人工合成,实质坚硬,不知产于何地,色轻微黄,光泽鉴人,蒲人称其为“神石”。

  行宫大殿后面的古建筑是供奉东岳大帝原配夫人贾氏的寝宫,封神演义里说,商纣王受妖后妲己的挑唆在摘星楼以奉酒为名调戏贾氏,贾氏为保全名节跳楼自尽,死后被封为“貌端星”为晶貌端正之意。看来商纣王一坏百坏没干一件好事。

  寝宫后面的这座宫殿叫昌仰宫,也叫送子娘娘庙,供奉的是“云霄、琼霄、碧霄三霄娘娘,三姊妹是财神爷赵公明的同胞妹妹,周武王伐纣时受申公豹蛊惑下山为她们的哥哥报仇,在与周武王、姜子牙作战中被杀,死后封为感应随丗仙姑正神专管人类生育所以每年都有许多妇女来此乞儿求女,香火十分旺盛,大家看里面有许多鞋想要男的可拿左脚鞋一只,想要女的可拿右脚鞋一只,如愿以偿后则需送一双回来,久而久之鞋越来越多。

  请继续往前走让我们来参观东岳庙影响最大的十八层地狱吧!

  在进入十八层地狱之前,先给大家讲讲东西两侧的廊房,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就是行宫大院的七十二司窑洞,在其上有楼廊环饰,南接月楼北连清虚宫组成回环相通高空游廊,专供妇女儿童看戏欣赏朝山风景的看楼,同时也是双层结构建筑,这是东岳庙的建筑特色,我给大家留个作业吧,这些建筑在我们进来到游览完大家数数有多少个?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四绝全部。好了看了建筑让我们来看东岳庙有名的七十二司吧!他是东岳大帝统领下的七十二个司法机关,各司皆有神主俗称判官,其他宫观庙宇还有七十六司、七十四司之设,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数目上各有差异,他们和十殿阎君等均数阴间大神,东岳庙的七十二司是统称,细数上只有四十六处,每司名称及简介均悬挂各处大家可以细看。

  以上各司分工细致,咎司其职至超过了人间的司法机关,真可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事举凡官吏憎道,忠臣孝子,正直善良,乃至奸臣、贼子、强盗淫邪、无所不管、飞禽走兽、鱼蟹水族、林木五谷亦在网中。其他如孤魂野鬼、鬼魅精怪更跑不了,生前为良为善的当然要注福添寿投生好人家得善报,生前做奸作恶的,自然要打入地域遭煎熬,受恶报。

  地域入口处的这座宫宇叫清虚宫,供奉的是道教掌教师尊,原始天尊。他是道教弟子想象加造出来的万能神仙。

  我们从地域口下去就到了第一层了,第一层是阴曹,也称作上院,分东曹和西曹。东曹三位判官负责核对勾来的鬼魂,要是没有差错就直接送往地府:西曹三位判官负责审理地域判上来的案件,查实无误后就要开始实施了,东西曹的三座小殿堂内供奉的是管理地域的最高神地藏王菩萨,观音菩萨和专管超度屈死鬼的焦面大士,古代和现在一样都有人本主义思想,人死了后,还要到衙门走一趟,接受执法审判,检查审判程序,协调抚慰等过程。

  说起地藏王菩萨,大家可能都知道佛经中的“地”指大地,“藏”指储藏。如同大地一样储藏着无数善根中子,是芸芸众生赖以救苦的菩萨,安徽九华山就是他的道场。佛教里的四大菩萨都占据名山。除【地藏王菩萨】外,是文殊菩萨的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的四川峨眉山,观音菩萨的浙江普陀山,都很有名。

  说起地藏我们就说“目连救母”印度闻称“目犍连”翻译成中国话就简化成“目连”了佛经中有好几种说法,【三教搜身大全】是讲目连为地藏王菩萨的前身,他是古印度摩揭国大富翁富相的儿子,这个富翁有个癖好就是敬重出家人,视憎尼如父母,而他的夫人恰恰相反,吝啬不说还特别讨厌出家人,视憎尼如仇人。目连为富翁老年所生,富翁言传身教,目连向往佛、法、憎三宝。后来富翁死了,目连打了,外出经商前告诉他母亲要积德行善,善待那些出家人,半年后目连回到家向邻居们打听得知他母亲就不行善,对憎尼极不友好,将化斋的憎尼赶出家门,目连听后伤心的说“如果是这样七天内就会被打入地域的最低层”,果然,到了第七天母亲死了,目连安葬了母亲后抛弃了家产,投奔了释加牟尼,修成罗汉,成为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在天掌里看到父亲尽情享乐,没有看见母亲,他向佛祖打听才知道键神果然进入地狱去了,而且在地狱的最低层,目连看到已经瘦的面容憔悴的饿鬼就是他的母亲,还要遭受刮腰椎背,刀刺火烧种种酷刑,伤心极了,急忙喂母亲饭食,没想到饭食还未进口就变成火炭了。目连只好到如来佛祖那里求救,佛祖说“你虽得道修为罗汉,但靠你个人的力量揉设法救你母亲,你需要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召集憎众,广设盖兰盆会,超度所有饿鬼,使天下所有饿鬼都吃饱,你母亲就得救了。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目连请十万憎众,到处设立孟兰盆会,超度所有饿鬼,母亲总算从地域里转身出来成为一条黑狗。

  郭皇经卷中就有一本【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出家正果后前往地域救母,额遭三转报应先入地域再转饿鬼、最后转生为黑狗,目连先向父亲询问母亲的下落,在与五道将军问答、过奈何桥、游男子地狱、刀山剑树地狱、铜铸铁床地狱、地域的最下层阿鼻地狱等,请如来把母亲救出造孟兰盆给母亲施食,诵大成佛经七天七夜使母亲从狗身升入天堂等,也反映出孟兰盆节气已经与中国传统节气“中元节”七月十五这一天,民间祭奠先祖的习俗结合起来了。

  参观了阴曹,从这道台阶下去十八个台阶象征着十八层地狱,便到了地狱了,便是“十王府”因为地狱里执政的是十殿阎君,所以又称“十王府”。它在行宫大院地平线以下,由三面合围的十五孔窑洞组成,内塑五岳大帝,十殿阎君等,140多尊塑像就和真人差不多为明代作品,全国寺院那么多存有完整的地域造型就很少见了。好了大家请看那是丰都城的门楼,旁边站的就是地藏王菩萨,鬼魂就是从这里被勾入地狱的,所以丰都城又被称为鬼城。现在的四川丰都县就被称为鬼城。

  进了门楼看到的这一殿就是“秦广王殿”他跟前站着一个勾魂的小鬼,手里高举勾魂牌上面写着“你也来了”旁边站的这位手捧善恶簿的判官姓崔名钰,正在清理这个鬼魂一生的行为,如果是积德行善的,便直接送往“赏善司”,踏上了第九殿的金桥和银桥,再到第十殿的“六道轮回”去转世,作恶之人可就糟了,“罚恶司”等着你,由鬼卒押往各殿审讯后再接受相应的惩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是第二殿是“楚江王殿”面前跪着捧头告状的泾河龙王,这是唐贞观年间的一段故事。相传他与算卦先生王守成打赌故意把下雨时辰改动,将大雨下成小雨,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命令人曹官魏征于第二天午时三刻将其斩首,魏征是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泾河龙王便托梦给李世民向他求救。李世民一看是龙王就答应了。但深知魏征疾恶如仇的脾气就和另一位大臣徐茂公商量此事该如何办理。第二天早早的就散了朝,独留魏征到偏殿下棋,下了一盘又一盘,魏征脱不开身,眼看行刑时间就到了,又无心下棋,就在棋桌边打起了盹,竟然在梦里杀死泾河龙王。这泾河龙王到地狱后就告了李世民一状,说他不守信用,答应救他又派人杀了他,秦广王派鬼卒把李世民请到地域三朝对岸,问明事由后由崔判官改了生死薄,返回阳间,这就是小唐王游地域的故事。

   

  这是“刀山狱”和“寒冰狱”。生前杀人放火的土匪恶人,就要遭受这种惩处,尖刀穿胸破背后,在压到大冰块下面受冻受压,你看压着的鬼魂只漏头部和双脚。

  这是第三殿,宋帝王殿。宋帝王专门跟不守妇道的女人过不去,他有三种刑法对付他们,对生前不贞洁的女人,实施“剥头皮”的惩处,受刑者被困在木桩上,长长地头发悬挂在柱顶,鬼卒拿着飞快的小刀,从额头开始刮起,刮下的皮已经垂到脸上。对生前不守妇道,又爱搬弄是非的女人,实施“剜眼狱”的惩处,鬼卒狠狠的揪住一个女人的头发,手拿尖刀正在挖这个女人的眼睛,场面惨不忍睹,生前嫁过两次的女人,可就糟了。死后得受“锯解狱”的惩处,牛头马面用力拉送大锯,将她活生生得分解成两半,谁叫她一女嫁二夫,两个男人都争着要她,阎王也有头痛的时候,就把她一分为二了,这是第四殿,杵官王殿,女人的刑罚还没有完。对生前作践五谷,抛米撒面的女人,还有“碓捣狱”伺候着,两个鬼卒正在使劲的捣着一个女人,;对生前毫无善念,肆意杀生的人比如:杀猪狗、宰牛羊捕猎鸟兽鱼虫的人,要受到“血磨狱”的折磨,一个鬼魂半截身子已经塞入磨孔。另半截身子已经磨成肉浆,磨奉上一只狗正在舔食,他活着的时候杀狗吃肉,死了磨碎让狗吃,应了民间那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辰一到,一还一报”.

  这是第五殿,阎罗王殿,他是十殿阎王里面最厉害的一位了,人们常对他十分憎恨的人赌咒说“让他早点见阎王去吧”就是这一位,他管得是“油锅狱”生前犯下弥天大罪,坏事做尽的恶人,死后下了油锅,万劫难复,永远不能在转生了。所以鬼魂最怕到这里受刑。

  东边的五位就是这些,我们在去北边游览。

  这里供奉的是五岳大帝的塑像,一个个不怒而威,分别是“东岳大帝黄飞虎,西岳大帝蒋雄,南岳大帝,崇黑虎,北岳大帝崔英和中岳大帝闻聘。所以这里又称五岳殿,以东岳大帝为首的这五位大帝掌管人间吉凶祸福,人神仙鬼的生死转化,他们是十殿阎王的上司时刻监视着十殿阎王的判案。

  这里是西边的五位阎王,血淋淋的场面少了,略微人道点了。

  这里是第六殿卞城王殿,他管的事“火炕狱”炕上躺的这个女人生前不孝顺婆婆,三九天让婆婆睡凉炕,而自己却睡在热乎乎的炕上,到了这里你要睡就让你睡个够,惩罚她的灵魂睡在火热的炕上,用大火烙她,而烧火的就是她的婆婆,让这个善良的婆婆也出一口气。正是“不是不报,时辰不到”。这是第七殿,泰山王殿,管理“秤杆狱”和“卧斗狱”,那些生前昧着良心做生意的人,都难逃此劫,生前靠缺斤短两谋取暴利的不法奸商,都要用“秤杆狱”的秤钩勾住脊梁,称称他的良心有几两,让他尝尝铁钩勾进自己肉里的滋味。爬进大斗里的这个人生前是做粮食生意的,他大斗进小斗出,克扣农民的血汗钱,就把他从大斗口塞进去,当然他是不好从小斗田出来的,由鬼卒拉拽他,这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靠墙站的这尊高大的神像,就是有名的“夜游神”,他做事公平公正从不胡说,所以泰山王就派他在阳间到处巡查,专为死者生前的善恶作证,可以说它是审判灵魂的最得力认证。

  这是第八殿,都市王殿,面前跪着的女人叫李翠莲,据说唐太宗李世民从地域返回时,许以北瓜答谢阎王,回到阳间后。出榜招募愿意到阴间送瓜人。正好有一个名叫刘全的老百姓,因妻子李翠莲行善好佛,把金钗送给到她家化缘的和尚,刘全得知此事后误以李翠莲与和尚私通,将她赶出家门,李翠莲含怒不过,上吊身亡,等到刘全知道真相后悔恨的不得了,便到了唐王那里,借此机会阴间团圆,刘全头献北瓜口服毒药就死了,灵魂进入阴间后阎王知道了情由,他赞许唐王李世民的诚信和刘全的真情,不仅让刘全夫妻会面还让小鬼送她们返回阳间。

  人们常说三天不吃阳间饭,七天上了望乡台,望乡台上望家园,亲人哭得泪涟涟,这就是望乡台,人死后的第七奉,转生以前阎王准许鬼魂上望乡台,再看看自已生前的家乡,看来威严的阎王在此时也有了菩萨心肠。

  望乡台旁边的这座叫金银桥,行大善的人过金桥,一般人过银桥,作恶多端但允许转生的人过奈何桥,奈何桥可不是一般的桥,凶险无比,桥长数里,而宽只有三个手掌的宽度,高却是我们想也想不到的,桥下的水,深几千丈,水里还有很多叫不上来名字的毒蛇怪虫,专门惩罚那些生前做过亏心事,过桥时走不稳掉下去的鬼魂,这是地狱里的最后一道刑罚,鬼魂过桥后来到第九殿。

  这里是第九殿,都市王殿,专门负责核查以上程序,确实无误后就可以到第十殿,转龙王殿去了,地狱与人间一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再看平等王面前站的这位书生,名叫胡迪,他本是南宋时的一名秀才,性情耿介,颇重义气,目睹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抗金英雄岳飞父子杀害在风波亭上,非常气愤,经常借酒醉之后痛骂阎王,并作诗:“天地有私,鬼神不公”。阎王知道了这件事,一天夜里,派小鬼把胡迪请到地狱,让他亲眼看看秦桧夫妇受刑,由岳飞父子审讯的场景,胡迪这才知道自己错怪了阎王,上边西曹就是这段故事。

  这是第十殿转轮王殿,转轮王专管鬼魂轮回转生,但转生以前每个鬼魂都要喝一碗孟婆汤,这位就是有名的孟婆神,她烧的汤又叫孟婆汤,鬼魂喝了之后就会忘记前生之事。转轮王再根据他生前的行为来决定他下辈子转生什么?墙上的壁画就是“六道轮回”。生前积德行善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就从第一道转生,转生后就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没有行过善的,也没有做过恶的,就从第二道转生,转生后就是普通百姓。生前做过一些坏事,但还不至于良心未泯的,就从第三道转生,转生后就变成乞丐、残疾等。不管怎么说还是人形。对生前作恶不少,又欠人钱财者,可就糟了,要从第四道转生,转生后就是畜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牛变马替人干活,变成猪任人宰杀,如果前世作恶多端但不欠人钱财者,要从第五道转生,转生后就是一些飞禽,终身没有栖息地,大自然日晒雨淋,冰天雪地,饱受折磨之苦,最后一道就是第六道出来的都是一些坏事做尽之徒,但还够转生一次的灵魂,转生后就是一些低等动物,在阳间生活的时间很短,任何动物都可以欺负他们。

  这座门叫转生门,所有转生的灵魂都要从这里出去,现在门里正有一个女人转生为驴子,头已经变过来了。

  从丰都门到转生门,我们的地狱之行就到此为止了,大家一定会发现,受到惩处的往往都是女性,这正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体现,在我们看来是不健康,也是不道德的,但他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古代人劝人行善积德,以图善报的思想。在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为大家这次的游览做讲解,谢谢。                                                        

  5

   

  蒲县东岳庙简介

  东岳庙位于县城东五华里的柏山之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环山十余里皆为松柏丛林,景色十分优美。全庙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共有各类建筑二百八十余间。以行宫大殿为中心,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一座规模宏敞,气势雄伟的宫廷式建筑。

  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光绪六年版《蒲县志》记载,唐贞观以来即多次修葺。现存建筑重修于元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此后,明清两代不断修葺、增补,始成现状。

  主要建筑依次为:山门、天堂楼、凌霄殿、天王殿、乐楼、议事厅、献亭、行宫大殿、后宫、昌衍宫、清虚宫、地藏祠、地狱,左右为七十二司。附属建筑有华池宫、太尉祠、鬼门关、牌楼等。后部有明代所建十八层地狱,内塑五岳大帝、十殿阎君、六曹判官及地狱刑罚等塑像,大小与真人相仿,为我国明代泥塑佳作。其它沿有铁像,碑碣及木刻、石雕、铁钟、铁狮等,保存基本完整。

  该庙交通方便。距临汾市六十七公里,距京昆高速(G5)五十八公里,自驾车从G5蒲县出口下高速,50分钟可到达景区停车场。

  蒲县文物旅游局热诚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游览。

                       旅游热线:0357——5321423

  通往地狱的台阶正好是十八个,象征着十八层地狱。走进地狱内,可以看到种种冥刑雕塑都非常逼真,每次我都会不寒而栗,那气氛真是让人毛骨悚然。”这位蒲县小伙赵刚所描述的正是东岳庙内的十八层地狱。

  阴森恐怖的雕塑,细致无比的壁画再加上导游的一番描述,仿佛人间地狱就在眼前。据说地狱内受刑者都是阳间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品行不端之人。这些受刑者有的被砍头,有的胳膊残缺,所有的冥刑都十分残酷。但令人不解的是,所有受刑者都是妇女,东岳庙的导游讲述这样一段传说。

  相传,唐代宗曾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给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公主自幼娇生惯养,十分任性,动不动就和公婆、丈夫抖威风、使性子。郭子仪八十大寿时,皇上都送来了寿帐,但公主以君臣有别为由,拒不参加寿诞。

  一日,郭子仪同府下几个幕僚谈此事,一个幕僚说道:皇家女儿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死后变骡马!招一名画师,画一幅地狱图,将阴曹地府的十殿阎君和惩罚在阳间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者酷刑之状,一一画出来,图中受酷刑者均画成女流之辈,方可教育升平公主。”郭子仪听罢,立刻请来画师,画好地狱冥刑。

  地狱冥刑画好后,升平公主前来观画,她看到地狱冥刑惨状,想到自己平日所为,吓得不寒自颤!自此之后,升平公主一改前非,开始孝敬公婆,体贴丈夫。

  郭子仪见儿媳改过自新,非常高兴,立刻面见圣上,禀告此事。唐代宗听后赞叹道:想不到一张画有如此大的作用,倘若塑成真人模样,效果岂不是更好?”于是晓喻天下,仿照此画改造地狱。蒲县东岳庙地狱也由此而建。

   

  纪录片

  蒲县位于吕梁山南部,旧属平阳府辖。东临临汾,西接隰县。县治置于两山峡谷之中,四周山峦起伏,涧中清流潺潺,山城景色别俱风趣。城东五里许,有山,名东山,其山势高耸,苍松翠柏环于四周,上及于巅,下及于趾,郁郁然,森森然,山上峰峦耸翠,山下昕水、南川二水潆洄,景色十色优美。出于人们的喜爱,当地人又习惯称为柏山。在山巅有古庙一座,随地势而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庙内有亭台楼阁约二百余间,高低错落,主从有致,这就是东岳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的行宫——东岳庙。

  东岳庙始建年代不详,庙内所有碑碣,只载重修之岁,并无创建之时。元至正辛丑(1361年)碑记载:“斯宫之筑旧矣,碑文剥落,无以考其兴建所自”。《蒲县志》也注“庙祀相传已久,莫考其始。”考之实物献亭柱础,为金泰和六年(1206年)所镌。据此推断,这座古刹,在800多年前就有了。

      元大德癸卯(1303年)地震,东岳庙毁之一俱,后又恢复重修持续四十余载。至元延佑年间,大殿、献亭、东西庑、十王府、寝宫等主要建筑,先期竣工。其余昌衍宫、清虚宫、天王殿、凌霄殿等二十余处附属建筑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全部重葺完毕。此后,明、清、民国亦有修补、增添。东岳庙集金、元、明、清、民国历代建筑、艺术于一体,荟萃映辉。2001年东岳庙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庙占地面积约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有殿、堂、楼、阁280余间。布局端庄,结构严谨。以行宫大殿为中心,组成一个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建筑群。前有天堂楼,后有阴曹府。院周楼廊环绕,四隅角楼高耸,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宫廷式建筑。国家计委段云同志对柏山古建、风光,甚为赞赏,曾在1981年、1982年先后两度题诗,专咏东山胜景。

  咏蒲县柏山

  (1981年春)

  翠峦独秀挟两川,古庙飞居绿丛巅。

  鬼狱神宫浑无稽,松风柏涛别有天。

   

  再咏蒲县东山

  (1982年春)

  别有天地非人间,不说鬼神佛与仙。

  翠滴虬株碧檐静,柏香鸟语飘满山。

   

  自城内驱车少时,即到东岳庙停车场,驻足场内,一座

  影壁映入眼帘,上书“柏山胜景”,转而北望,一条笔直宽阔的斜坡砖道直通山门,这就是“长虹磴道”,拾阶而上,过土地祠与将军祠,至腰间有御马厅可小憩片刻。过御马厅右侧为华佗庙。复登道径直北上,便来到了主庙山门,山门上建有天堂楼,下悬挂清代乾隆年间蒲县知县谷希贤题的“岱岭横云”匾额;左右钟鼓楼对称,铁狮雄峙于前,斗旗耸立于侧。走过山门,紧挨于其后的是一 座二层建筑,上为凌霄殿、下为天王殿,四大天王分座于东西两个券洞中,各逞其姿,各显其态,或峥宁,或威严。

  过了天王殿,便看到了一幅木刻对联:上联“伐吾山林吾无语”,下联“伤汝性命汝难逃”,这就是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神联,也堪称当地最早的森林法,据说(民国四年,就是1915年,军阀混战,社会治安一片混乱,柏山周围一些不法群众纷纷上山,肆意砍伐树木。这让知县石映棂坐卧不宁,抓吧?法不治众;不管吧?柏山千百年长成的树木即将毁于一旦。忽然专一天,县衙来了两个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他们都说:昨天晚上东岳大帝给他托梦了!荆坡村的冀向魁说东岳大帝给他口授一上联“伐吾山林吾无语”,天家庄村的曹棂秀也说东岳大帝给他口授一下联“伤汝性命汝难逃”。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前来禀报这下可高兴坏了知县石映棂,立即书写下来,刻成木制的对联,悬挂在庙内此大门两侧。群众看后,得知东岳大帝发怒了,就不再胡砍乱伐了,至今柏山上松柏茂密,自生自长,托梦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

  看过对联,穿过第三道门,就来到了行宫大院,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位于看亭东西两侧的一对唐代古楸,树龄已有1300余年,据传为建庙时所栽,二树盘根错节,相恭对谟,西侧唐楸,树身仰卧,树枝中造型奇特,有十二生肖像隐匿其中,常使游人驻足观赏。

  回首,我们便看到了用于慰神的戏台,它是一座过街戏台,坐南面北,左右各设有耳台,台内装修精细,雕梁画栋,门窗考究,台口之上嵌有精致的木雕,内容为渔樵耕读、八仙庆寿。

  看了戏台,走过看亭、献亭,便来到了东岳庙正殿东岳行宫,它位于整个庙宇中央,面宽进深各五间,四周石柱围廊,重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单翘单昂计心造,殿顶脊兽富丽,高大魁梧冠于全宫,宫门额书“东岳天齐”,笔势遒劲,为全庙书法之魁,殿内的这座木制暖阁,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阁内的所塑高大座像,为东岳庙主神——东岳大帝,他拱手捧着玉圭,端座于龙椅之上,双目凝视,三绺长须垂拖胸前,神态庄重。在阁前插有朝山令箭数支,小轿一台,为迎神赛时所用。

  在民间信仰中,人们把东岳大帝作为禳灾御祸,赐福降祥的庇护神;把东岳庙当作与神灵沟通,予以精神寄托的场所,把庙会作为与神对话、沟通的平台。相传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寿诞之日,每年的这天,附近的,周邻的,外省的许多信士、善男信女,都要来此朝山进香,延续数日之久,元、明、清、民国数百年来,从没间断,久而久之,在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东岳庙会。

  四醮朝山是东岳庙会最具特色,规模最大、流传最久的民俗活动,早在元代已有记载,参与范围,遍及境内各乡,全县按东南西北分建四醮,每年各醮演习锣鼓,排练节目,准备会时演出。到了三月二十八庙会极盛之时,乐楼大戏夜以继日,四方香客,昼夜如流,四乡醮众会集,竞相表演,盛况空前,段云同志曾写有《忆儿时东山会》,就是对东岳古会盛况的真实写照。

  忆儿时东山庙会

  一年一庆东岳诞,三月廿八会东山。

  四乡醮众抬神至,锣鼓旗伞争朝先。

  台上生旦唱大戏,院内笙歌走旱船。

  焚香顶礼还口愿,摇筒祷祝求神签。

  天齐殿后阴曹府,牌楼坡上鬼门关。

  郁郁苍松间翠柏,欢笑绿女随红男。

  最是娃娃喜奔跳,袋里响着买饼钱。

  儿时盼望会期至,扳指叨算差几天。

  近年来庙会规模更是盛大,前伸后延,长达半个月之久。既沿袭过去的一些传统,(唱大戏),无数善男信女依然摩肩接踵来拜神求愿,当地政府还利用庙会这一契机,兴办文化艺术节,发展地方经济,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东岳庙会,时逢此日,庙内钟声轰鸣,香烟弥漫,无数善男信女如潮水般涌来,庙内慰神戏台夜以继日演出不断,庙内外变成人的海洋,柏山景区漫山遍野人流如潮,各种商贩摊点层层叠叠,叫卖声此起彼伏,蒲县城上上下下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玻璃罩内的这通石碑,是目前东岳庙最早的一块,它刻于元至正二十一年,即公元1361年,当地人俗称晴雨碑。“晴雨碑”是东岳行宫最为奇特的珍宝之一,其外表形状与普通石碑无异但却具有提供“晴雨预报”的特殊功能。天之将雨,碑面即呈现水珠,以示雨兆,十分应验,准确无误,实为稀世奇珍。该碑石为天然自生,,并非人工合成,石质坚硬,不知产于何地,色青微黄,光泽鉴人,蒲人称其谓“神石”。

  青石碑其书艺,锲功之高,在全庙七十余通碑刻中,可说是首屈一指,碑文内容详细记载了元代重修东岳庙的全部过程。

  位于大殿旁边这口铁钟名叫“八音钟”,顾名思意有八种声音,也可称为“八卦钟”,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铸造,它重有1500多斤,分别撞击钟的每个垂沿,可以听到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它是专为上香设祭的。

  行宫大殿后面的这座建筑,是供奉东岳大帝原配夫人贾氏的寝宫。

  寝宫后边的这座宫殿叫昌衍宫,也叫“送子娘娘庙”。供奉的是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合称“三霄娘娘”,三姊妹是财神爷赵公明的同胞妹妹,在与周武王、姜子牙作战中被杀。死后封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专管人类生育。所以,每年都有许多妇女来此求儿乞女,想要男的可拿左脚鞋一只,想要女的可拿右脚鞋一只,如愿以偿后,则须送一双回来。

  环视庙院四周,重楼回廊匝绕,七十二司,分别东西,楼廊中部两侧设东华门、西华门,名取帝宫之制,实则供出入之便。门上二层回廊各建乐楼对峙与殿前乐楼形成品字形布局,每遇庙会,戏班同台演出,各显其技,争斗胜负。

  地狱位于庙院后部,是一座单独的回形院落,地狱入口处的这座宫宇叫清虚宫,供奉的是道教掌教师尊“元始天尊”,

  我们从地狱口下去,就到了第一层了。第一层是阴曹,也称作上院,分东曹和西曹。

  东西曹之间的三座小殿堂内供奉的是管理地狱的最高神地藏王菩萨、观音菩萨和专管超度屈死鬼的焦面大士。

  这段台阶共有十八级,它象征着十八层地狱,下了这十八个台阶,就进入了地狱,它在行宫大院后面地平线以下,由五岳殿和十殿阎君组成,共有塑像141尊,其中帝王像5尊,阎君像10尊,判官像19尊,鬼怪狱卒像50尊,君、臣、僧、士、民塑像42尊,受刑魂魄像15具。展示有地狱的各种冥刑,穿插有“目连救目”、“龙王告状”、“唐王游地府”、“刘全进瓜”、“胡迪骂阎”等传说故事。教育世人诚实守信、尊敬老人、恪守妇道、文明经商等道理,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

  千百年来,由于人们对东岳大帝的崇拜,渐而赋予了东岳大帝察世间善恶之权,操人间生死之柄的权力,纵观东岳庙的文化与建筑,它们无不流露出惩恶扬善、积德行善、因果报应的劝善思想。目连救母、秦桧受审、地狱酷刑,六

  道轮回无不警示着世人要筑牢道德防线,莫起罪恶之念。

   

   

   

   

   

   

   

   

   

   

   

   

   

  5

   

Bookmark the permalink.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