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斯 – 古希腊神话中的冥王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简介

钚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

发现

94号元素钚是美国核化学家,1951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西博格(G.T.Seaborg)等人于1940年发现的。半个多世纪以来,钚的应用给人类带来过"为难",也为人类带来了幸福。本文在已有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对钚的命名及元素符号的选取语源含义进一步深入详细、全面地加以论述,供读者参考。

钚从发现到1942年,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主要发现者西博格更是守口如瓶,就是在1988年纪念核裂变现象发现50周年时,西博格仍保留有不愿透露的细节。1942年以前,除了发现者之外,没有几个人知道94号元素的存在。因此,发现者之间一直用"94号元素"称呼这种新元素。为了便于提及,又不会造成泄露机密,有人建议用"银"代替93号元素,西博格小组决定用"铜"代替94号元素。由于他们把94号元素伪称为"铜",在一些不得不吐真情的场合,又称94号元素为"地道铜"或"真铜"(Honest-to-god-copper)。

钚是由Plutonium音译而来的,而Plutonium是在西博格小组1942年3月21日给华盛顿铀委员会的94号元素研究情况报告中首次出现,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Plutonium一直没有公开。后来,西博格在回忆94号元素命名之事时,他说他清楚地记得,在他们小组内有很多争论。但是大家都追随麦克米伦(E.M.McMillan)从事超铀元素研究,1789年克拉普罗斯(M.Klaproth)把他发现的92号元素铀与1781年发现的天王星(Uranus)联系起来,而麦克米伦把这一命名法延伸至海王星(Neptune)。将他发现的93号元素命名为Neptunium(镎)。因此,按照这种命名习惯,94号元素应该以海王星之外的又一颗行星–冥王星(Pluto)作为命名基础,但是,选用plutium还是plutonium小组成仍有争论。最后,因为发音原因,考虑到后者比前者易于上口才决定选用了plutonium作力94号元素的英文名称。西博格后来回忆此事时谈到[3],他们当时选用plutonium作力94号元素之名是一十明智的选择,并认为在语源上也是正确的选择。

命名经过

既然plutonium来自冥王星(Pluto),而冥王星的命名则来源于希腊神话。西博格选择了一个有如此背景的词作为94号元素的命名基础,是他对该元素的性质研究和应用前景预见而做出的符合语源逻辑的明智选择。迄令为止,钚的应用事例足以说明,它既可以使人类毁灭,也可以使人类起死回生。

如1945年8月9日投于日本长崎市的原子弹,其中装有钚核燃料60kg,几乎毁掉了整座长崎市,造成三万多人死亡,四到六万人受伤,毁坏房屋19587所。但对尽快结束战争,减少仿亡:"所能挽救的美、日两国的生命,特会超过它所杀死的"。失控核裂变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死亡之神普鲁托降临一样,会对人类带来灾难。但在受控状态下,人们可安全地利用它造福人类。

1982年底,全世界有核电站293座,1986年增加到306座,1994年已达430座。早在1970年代,美、英、法、德、日等国就有钚氧化物和铀氧化物混合使用的核电站。由于核电事业的发展,为钚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原料,据有关文献报道,全世界每年钚的总产量至少有9万公斤。装有半克钚-238的同位素热电式发电机(RTG),用于心脏起搏器,可连续使用10年。继1970年5月劳伦斯(PaulLaurens)和皮夫尼卡(ArmandPiwnica)成功地为一名58岁的女士移植RTG供能心脏起搏器之后,已有无数名心脏病患者重获新生。另有导航卫星,气象卫星,海盗号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12号等先后也使用了PTG。由此不难看出,plutonium(钚)的应用与语源含意的一致性。

关于钚的元素符号Pu的选择,也同样经历过一番争论。按照习俗似乎应该选用Pl,但考虑到Pl与Pt容易混淆,选用Pu不仅易读,而且"也是为了开玩笑地造成一种注意"。因为P.U.在古老俚语中有两层含意,其一是"发恶臭"(ItStinks),其二是phew发音的扩展,而phew是表示人闻到腐烂物发出恶臭气味时发出的"呸"。这就是西博格"为了开玩笑地造成一种注意"而选择Pu作为94号元素钚的元素符号的原因所在。

Bookmark the permalink.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