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的举行对于生者的意义

      2对亡灵的安慰,消除惧怕心理,祈求平安
      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论述:“灵魂在肉体死亡或者消失之后能够继续存在”、“神灵可以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及“灵魂在另一个世界有特殊的位置,如西天、地狱、九重天”。仪式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祝愿、希望与留恋。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世界”的话,希望他们在那儿也能够生活得很好。当然了,这里不仅是为了表示祝愿,同时也是为了活着的人自己,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信仰较为复杂的社会,在淮北大地上,对于“灵魂不灭”的信仰还是广为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仅马凌诺夫斯基所研究的特洛布里恩岛上的人会相信人死后会以鬼或灵魂的形式存在。淮北平原上的人民也同样深信着人死后灵魂是存在的,并且其威力也是可以主宰活人的命运的。所以,他们认为给死者的办隆重的葬礼,可以避免他们信仰的灵魂对他们施加报复,同时希望灵魂能够保佑他们的平安。
葬礼的举行对于生者的意义
      3社会的舆论的导向
      葬礼是古己有之的对人的一生很重要的仪式。我们知道葬礼的形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当地习俗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一向是以“孝文化”为重的国家,尤其是在长辈去世时。排场的大小、哭得够不够悲拗,都成了周围人衡量其子女是否孝顺的标准。如果在一些场合中,子女不哭,或者说是哭得较少,哭的不真切,都会被外人认为是不孝、不懂礼或者是逝者生前人际关系不好,哭的人越多,越显示了逝者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这种场合同时也是显示个人身份与地位的时候,“吊丧”人数的多少、“吊丧”者的身份等都显示着逝者及其子女的身份与社会地位,由此也会得到周围人相应的评价。所以说,传统的葬礼仪式文化不仅有传承以及发扬“孝”文化的功能。同时也导致了近年来出现了讲排场、乱攀比的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逝者家庭的负担。
    4.葬礼有加强家族及亲朋的感情(凝聚力)的功能      葬礼不同于婚礼、生日和任何其它人生的仪式。因为此时的逝者的家人基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所以,举行一系列的仪式以及各方“吊丧”者的招待则更多的依赖于族人。这儿的族人是指男方的家人,因为无论死者是男还是女,作为女方的家人都是客人,他们一般除去参加一些必要的仪式外,不会帮着做这些琐碎的事物。男方家的族人,一般以较有威望和能力较强的人作为各项事物的指挥,他们要做好对各种琐碎事务的安排。作为家族中的女人和孩子,要做一些洗碗、洗菜之类的细活,她们一般还要参与哭丧的仪式。
    迪尔凯姆认为宗教仪式会加强人们之间的团结,产生团体的向心力。作为仪式的一种的葬礼,即便在现在社会中,也起着例似的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在悲伤的时候比在高兴之时更需要他人的安慰和帮助。淮北的农村,除去外出打工者,基本上还是聚族而居,在平日各家都没有事的时候,家族的作用似乎不是特别明显,因为现在的家庭结构基本上是以核心家庭或者主干家庭为主,过去的那种联合家庭则相对较少。平日里基本是各忙各的,而在葬礼的时候,村民基本都会主动前往丧家去吊丧、帮忙和表示安慰。前面笔者己经说了,丧事的筹办基本上是由族人来主持,从报丧、安排就座、添酒送饭、洗碗洗菜、使有丧事的家庭不必为人力、物力的安排而去发愁,人们暂时放弃了对个人其它利益的追求,更多的服从于葬礼的安排。由此加强了家族内成员的感情联系,在血缘观念上加强相互靠近感,有助于巩固家族团结,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传统的宗族观念。
Bookmark the permalink.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